目前分類:林亮廷 (4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  《熱帶魚》

  蘋果的滋味,描寫當時社會崇洋的風氣,我覺得全劇重點&高潮就在於,當阿發和老婆知道美國將軍給他們的巨額賠償,以及將小女兒送到美國讀書之後,對將軍的態度完全轉變,從抱怨變得必恭必敬,從倒楣被撞,到幸運撞倒他的是美國將軍。

  一開始看到陳玉勳導演的熱帶魚,以為會像蘋果的滋味那樣,被綁架的阿明,聯考分數會因為這理由,而給予加分,因此考上好學校。結果沒有,本片的想像力並沒有運用在這裡,而是將每個角色,每個人的行為,都親切化了,就算有人在做壞事,也讓人會心一笑。劇中,我想最正常的人應該就是阿珠了吧,曾受過傷的她,不多話,只故做著自己分內的事。阿珠相信海裡有熱帶魚,但是幻想曾經破滅。在某一次淹水,家裡意外出現一隻熱帶魚,而其中一幕是阿珠坐在浴缸裡,手裡捧著一罐裝水的玻璃瓶,靜靜看著裡頭的熱帶魚。這一幕,我自己的解讀是,夢想再怎麼遙不可及,就某種程度上來說,還是有實現可能性。可惜,隨著年齡的增長,我們做夢就的次數就越來越小,夢的內容也越來越小。同樣在《最遙遠的距離》一幕中,穿著潛水裝,在公路上乾游的心理醫生,當時林靖傑導演來靜宜演講,我有去聽,他說一位40多歲的經理看到這一幕,一直落淚、一直落淚。有時後,不得不扮演不是自己的樣子,就算在苦在累,你還是得演,對於出社會多年的那位經理,看到這幕乾划水的景象,感觸很深。兩者,都是因為年齡增長,經過歷練,改變了自己。

  另外,本片充斥著很多社會上的諷刺、次文化的描述,例如:郎姑在新聞一直報導阿明被綁架的事件,雖然在片中它像是一個旁白,但搬到現實的螢幕上來看,現在的傳播媒體,確實會徹底追逐一些不必要的資訊。之前在某新聞台看見,斗大的標題key在螢幕上,馬上任第15天,…..” 我覺得很不必要,那用意在哪?又有什麼意義?另外一個例子就是陳幸妤因被記者跟了好幾天而對鏡頭發怒的事件。沒有用的資訊,或反覆的政治新聞,我覺得可以降到最低。與其歸究在民眾口味越來越重,不如說是職業道德問題。整體而言,熱帶魚用詼諧的方式,呈現社會不雅的一面。

pul2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 

《甜蜜蜜》

    李翹,一個想在香港有所作為的女人,最後她的願望也實現了。我覺得,李翹給我的感覺很深刻,她精明能幹,但卻不讓另一半喘不過氣;世故,但不風塵。而李翹跟黎小軍最後又碰在一起,也讓我感到深刻。 珍惜現在身邊的他,對於他們兩個來說,才有意義。人總要對自己誠實,我覺得黎小軍做錯的,是他沒有及時告知青兒他已漸漸愛上其他人的事實。或者可以這麼說,他在老鄉遇見的人並不多,青兒也許不是他最愛的人。另一方面,對青兒來說,後來才發現自己深愛的人,其實另有所屬也不見得是好事,不如趁著自己還年輕,找個真的對自己好的人。

  我想這樣的分手,跟現在的速食愛情並不相同,對我來說,速食愛情是兩個因為寂寞的人,對另一半稍有好感,便在一起,也許全心全意,也許不,但沒有經過時間相處,或者說,對另外一半一知半解,甚至,只是愛外表,愛面子。而黎小軍不管對青兒,或者是李翹,都是經過時間相處,互相了解之後,才在一起。當然,辜負舊愛、轉愛新歡,不在正常戀愛的定義裡。而"珍惜對方",但對現在非正統戀愛的男女關係,我想並不是這麼適合的,舉點偏激的例子,之前看新聞報導,一位女性被強暴因而有了孩子,結果在雙方父母協議下讓他們結婚。當然,這例子太偏激了,但是對現在因為性才有愛的戀人來說,珍惜對他們來說不是最好、最適當的忠故。但也許哪天文筆好一點的人,可能又改變了我的想法也說不定,但現在的我,不覺得黎小軍錯在辜負他的元配。

  甜蜜蜜,讓人迷戀裡頭曲折的愛情;兩個人,繞了好大一圈,才又回到原點。

從補習班相識,各自有工作,各自有對象,各自離開香港,到最後在紐約重逢。

我猜,如果這是真的,兩人也會因為這些曲折,更加珍惜對方。鄧麗君的歌,串起兩人,也成了電影中很重要的一個角色,畢竟,最後是聽到她的歌,才會停下腳步,留在櫥窗前。眾裡尋他千百度,驀然回首,那人正在燈火闌珊處,形容他們是最貼切的。而最後的一幕,兩人頭靠著頭,在火車上睡覺,更令人對結局感到欣慰。真的好大一圈。

pul2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

傷痕二二八

 

“這些外省狗吼,給他們做台灣就沒有希望了啦!”前些日子選舉的時候,我家那深綠的阿嬤,看電視時總是氣憤的罵著。在旁邊的我只能笑笑,不敢告訴她我打算投二號... 我沒有屬於哪個顏色,也對政治沒特別感興趣,我認為誰比較有能力做得好,票就投給誰。題外話我總統想投謝長廷,副總統想投蕭萬長,不過我離題了

族群對立,似乎需要好長一段時間來平復,六十年,顯然還不夠。1947年一件查緝私煙的誤會,也許因為語言隔閡,造成接下來一連串的屠殺。可能你昨天講的某一句話,今天就被帶走,從此消失。阿嬤她曾生活在白色恐怖的戒嚴時代,小時候曾看她一邊黏 布輪仔 一邊聽她這麼說:“你要是講錯話吼,隔天就看不到爸爸媽媽了。”儘管當時我壓根兒不知道講錯話是講錯些甚麼話。

查緝私煙的誤會,只是一個引爆點,在之前台灣人民就跟國民政府就有許多誤會,像是影片中提及的,當時台灣社會秩序良好,夜不閉戶,童叟無欺,但是國民政府來台後,便常常發生失竊案等事件,破壞了當時社會的安寧。當時國民政府打贏日本人後,來台灣又看到台灣人民筵席了日本文化。語言的隔閡,缺乏溝通,又看對方不順眼。假如當時政府官員將錢還給林江邁女士,我想日後也還是會有一個引爆點,造成不幸的事件。

問題是,為什麼當時的長官要以哄騙的廣播方式,另一方面又要求增派軍隊,到最後以武力脅迫的方式來平息這場紛爭?這明明是一場可以以協談條件來平息的誤會。為什麼中國人要屠殺中國人?又為什麼要在體驗過南京大屠殺之後,又再以種種屠殺的方式來〝馴服〞中國人?我們不得而知。

只知道證據資料皆顯示且直指當時錯比較多的是國民政府,而在拖了好長一段時間,才換來一場官方記者會向當時受害者及受害者家屬道歉,似乎作用也不大。

六十年過去了,二二八對於體驗過白色恐怖的阿嬤可能還是沒辦法諒解,但是對我來說,它已經是過去的歷史了,而歷史的紛爭也許截止在老一輩的不諒解,新一代的我們不應該在參與這些紛爭,甚至利用這些話題來做文章。

pul2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

《黑暗中追夢》

  這是我第一次看這部紀錄片。

  看得過程中,一直有種辛酸的感覺,但又替他們感到高興。

  其中,偉志媽媽的一段話,讓我震驚,她說:我不覺得偉志有殘缺,我不覺得生出他來是不幸的,我反而覺得,能生到這種孩子是我的福氣。 福氣?我一直在想偉志媽媽的話。

  在我們看來9+8=17的算數題目很簡單,文貴卻得經過一番思考,才選擇用猜的方式來回答。

  對於一個學鋼琴的人而言,反覆聽過幾次邁可森的曲子,也未必能彈出一段完整的鋼琴獨奏。然而,文貴不只能夠完整演奏出曲子中鋼琴的部份,還包括打擊樂器的部份等等。文貴擁有優於常人的能力,並樂於指導其他有障礙的人。

  片中醫生說:“眼睛有障礙的人,可能聽覺、觸覺等其他感官會比較敏感。”

但是在我看來,他們在生活上或者是學習上要克服的種種障礙,遠比擁有其它官能上的優勢要困難得多了。畢竟這一點,在小時候老師要我們閉上眼睛,感受看不到有多不方便的時候就知道了。然而,文貴、偉志,不只要克服身理上的障礙,還包括他們智力發展遲緩的部份。這使他們擁有的這些能力,更令人感到佩服。

  回想起影片中偉志媽媽帶著微笑講出的那番話,我稍微也能夠了解了。國中時,老師曾這麼問過我們,假如你今天的孩子生下來就有殘缺,你會選擇怎麼做?

我選擇,結束他們的生命,因為我不希望他們一輩子都這樣。而現在,我當然還是希望我孩子能夠健康、完全,但是如果今天他一生下來就有一輩子都要克服的障礙,我會選擇幫助他。

  我覺得最勇敢的是馥華。有人說:“長大的同時,你也一直在學著妥協。”馥華不是天生就這樣,因為小時候的一長大火,讓他吸入過多的二氧化碳,導致她日後所要面臨的障礙。我在想,馥華的心理是正常的,她是怎麼熬過、接受的呢?

影片中並沒有說明,但是當他們去探望其他小朋友的時候,馥華媽媽說:“她曾經也哭啊,現在也哭!但是哭過了就好了。”也許馥華也是一直在學著妥協。

但是難得的是,當她哭完之後,還是會堅強的站起來,還是會克服她現在面臨困境,因為她知道,能讓自己站起來的只有靠她自己。

pul2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