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A   495410228 葉佳凌

蘋果的滋味

    「蘋果」在我們現代來說,是個常見又不引以為奇的水果。但五零年代時,一顆蘋果得來不易呢!黃春名的一部作品,用這樣象徵性的水果來描寫這時候的社會情景,道出對當時下層社會生活的辛苦,也把當時上下層階級的差異性表現得很清楚,隱約可了解當時社會總帶些不公平的現象。這部片也許描寫的是五零年代對人文社會的關懷,我想,故事延伸至今的社會,如果我們拿起放大鏡仔細看,一樣有這樣的事存在著,只是他們都站在黑暗的角落,需要我們多去關懷。

    阿發是家中唯一的生活支柱,可是一個不小心給雷格大衛的車給撞上了。這事可如一顆毛線球般,線越拉越長,將上校與我們引導至阿發的家裡,帶我們去尋找阿發的家人,告訴阿桂母子他們。這尋找途中,蜿曲的巷子裡如何找到阿發的房子呢?僅看這樣的環境,可曉而知阿發是個窮苦人家,加上雷格大衛見到他們的家人都不襟驚嘆,這家庭共五個孩子,其中一女是啞巴,全靠一個男人養,阿發在家的重要性可是很大的。接著,雷格大衛說英語語言不易溝通,所以帶著為翻譯衛兵在身邊,這已經算是一個語言代溝了,但緊接著阿發的老婆阿桂只會說台語不鞍國語,需要大女兒代為翻譯,這又是第二層性語言代溝;看看影片,再看看自己是位英文係的學生,五零年代不會有英文系的學生,不會有很多既會聽懂台語和又會英語的學生。傳達給我的觀點中,這樣語言的不普遍也代表著當時教育不齊全的現象。

    提到教育的不完善,就讓我聯想到阿桂的孩子阿吉,沒有錢交代辦費,在公訓時間被老師罰站,會給孩子的印象是沒有錢而被罰,好像沒有錢可以交就該被受罰,老師似乎也沒想到關心學生家庭狀況,這樣的教育下,會給孩子心靈上的受傷外,還帶來之後孩子的觀念錯誤。在被罰的時候,姊姊阿珠忙著把弟弟們招集回來,想帶著他們去看受傷的爸爸,在學校找弟弟這件瑣碎的事,也在再暗示家裡孩子多要養,生活艱辛之感。

    雷格大衛的車子,載著阿發一家人,看影片很投入的我,目光也跟著他們上了車,孩子很高興的作上了洋車,還很得意洋洋的向外面的同學們揮手、辦鬼臉,一點兒也不像是父親斷了隻腳、家裡面臨經濟大恐慌那樣難過。可見漴洋媚外的心態。白色的醫院,像是把他們一家帶入仙境一樣,裡面的人穿西裝打領帶,護士更如白衣天使般,顯然他們的外貌衣著與這裡格格不入,劇情到了這裡,才點醒我,發現上下層差異性過大,當時他們這樣的「死老百姓」很難有機會進入醫院。

      在故事結尾,阿發的重傷反而帶來家人的幸福,遇到善良負責的雷格大衛給他們2萬元美金,使阿桂鬆了口氣,這大概是所謂的「塞翁失馬焉知非福」吧!雷格大衛帶來的三明治、汽水、蘋果等食物給阿發一家,大家看到了都把阿發腳痛的是擺一邊,阿發也只好露出既欣慰又尷尬的表情。當拿到蘋果時,大家大口咬下蘋果那清脆的聲音,他們每個人都流露著滿足的表情,令我印象深刻。悲喜兩面的故事,寫實地呈現當時社會的辛苦,也給我一個「知足常樂」的寫照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pul2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