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稻草人】心得

述說台灣日治殖民時期人民的生活---【稻草人】。片中對話帶來陣陣幽默,在看的我都忍不住大笑了起來。但在大笑之餘,了解到影片透露出台灣人民當時生活的困苦,與殖民政策下台灣人民的悲嘆。無聲的稻草人無法趕走稻田裡的烏鴉,農民總可望成收成多一點,可望自己能有好的三餐,飽滿的米飯是他們所夢寐以求的。

看過影片後的我,讓我想起外公外婆在我小的時候,用餐時,總說著他們那時候艱辛的生活,要我們孩子懂得知足。外公外婆說,當時日兵會定期來家裡檢查有無藏米糧或雞、鴨類的東西;如果被查到的話,東西都會被拿走。所以他們都藏在地板下的小櫃子,平時上學的便當,最豐盛的則是梅干扣肉配米飯,因此到現在,外婆現在每星期一定有一次作梅干扣肉來吃,這已成為他的習慣呢!此外在影片中,很明顯的看出當時日軍官在台灣是那麼的有威權,不管在學校在街上,都有他們的影子,同時他們也在皇民化運動的重要角色,就如:警察教導陳濶嘴那村的人作防空演習;表揚撿到炸彈碎片的孩子等。雖然日警們對當時台灣人士以殖民統治的態度來對待,但問起老一輩的人時,他們總會懷唸那時期,因為他們簡單的生活與治安,「那時候的治安比現在好太多啦!」「那時候連一匹牛掉入水溝裡都會上報。」-爺爺這樣告訴我。跟故事中對照,卻有相同味道之處,當時孩子們生活艱苦,所以性格簡易樸實,且生活環境單純,在影片中他們所說出來的話或做出來的事都會讓人噗嗤一笑,可愛極了! 就例如:有一晚,家中燒一條魚請地主吃飯,孩子們都在外面悄悄的看,當日本警察要翻魚時,孩子卻大哭了起來;上完課後,孩子剪了一片炸彈碎片去給日本警察還很高興地拿了獎品回來…等。

這部片中我最喜歡的一段劇情是影片後半段,一顆炸彈叮咚掉的了下來,成了戲內和戲外的焦點,也是。它是否會爆炸?連觀眾都想知道爆炸了會劇情會演變如何。於是陳發一家大小知道炸彈不會爆炸,便開開心心的抱著這顆炸彈回去給日本警察,等著領取豐盛的生活用品,一路上把炸彈當成寶物,用推車推著,而且還怕別人偷走,這是個矛盾的事情,炸彈是個危險的物品,照理說是應該小心處理掉而不是小心保存,拿到的村民竟非常高興的拿著,而且還和日本警長一起去拍照,而主角是一顆超大的─炸彈。當時看到的旁人無不驚慌,在橋上的路人嚇得雞飛狗跳,在攝影館裡面的顧客馬上都飛奔出來,更何況看到的軍長拿起槍威脅陳發一夥人離開,引起的反應都很激烈,因為這樣又增添不少笑料。令我會心一笑的是-----炸彈竟然在海裡爆炸了,點綴了故事情節,給了我一個驚喜;海裡的魚兒都炸死了,魚兒成了陳闊嘴們帶回家的戰利品,他們沒白拿這顆炸彈,彷彿這顆炸彈到作後還是有利用價值似的。

仔細回想整部片的架構,能感受到戲劇的張力,劇情高低起伏,角色鮮明,表達的出的主旨也易理解,風格正如白居易的詩句那般平易近人,老嫗能解。能從中了解到農民當時的煩惱,台灣人當初窮苦,所以配合著當時的皇民化運動,一方面受日人壓榨耶方面只要配合皇民化運動待遇就會比較好。農民既是在殖民生活中苦中作樂,也是在適應那種日人文化和台灣人文化間的矛盾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pul2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